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2009推動節能減碳全民行動宣導計畫-清淨家園顧厝邊網路籤署活動

環保署為了鼓勵民眾瞭解節能減碳的重要性,特地架設的此網站,讓民眾學童可以自行上網登錄自己的節能生活,通過註冊後還可以參加抽獎,我們特別辦理了校內的學生環保糾察隊和環保小義工的簽署宣導。讓學生回家也可以帶著家長做,電腦課幫助同學完成簽署。



2009年11月13日 星期五

2009年11月4日 星期三

2009年11月3日 星期二

廁所綠美化‧大家一起來

說到廁所綠美化,我們陳校長真的是一位非常細心且愛護環境的好校長。
她不只一次在公開場合上鼓勵宣導節能減碳的重要性,而且能夠在許多的細節上,也能將這種精神融入其中。
廁所的綠美化就是一個最佳的例子。
長期以來,訓導處針對廁所大多是以廁所是否乾淨、地板有沒有拖乾,陳校長除了關懷環境整潔外,更希望能提升廁所內的空氣品質、增加綠意的美感,希望行政同仁秉持服務的熱誠,為大家打造舒適的如廁空間。
在此也要感謝本校的吳建樺老師、洪先生,他們在下班後到郊外採集黃金葛,讓學校能以最低廉的價格,些許的勞力,也讓廁所綠美化起來。




廁所綠美化-讓廁所也能空氣清新一番

看看我們學校的工友洪先生,多麼認真的為了廁所空氣品質、綠化美化的努力鑽動打釘。

炎峰蕨類生態區施工

炎峰國小自93年後成立蝴蝶園至今,為校內自然科教學提供不少的實體教學空間。
本校吳建樺(現任事務組長)老師,發現在行政大樓旁的水杉綠地是一塊長年少日照的區域,希望把這塊綠地能營造成為炎峰國小的蕨類生態園區。
在謝秋華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從蕨類的採集到回校施工種植,都由校內的老師、同仁一同完成,期望用最精簡的經費達成最大的綠美化效益。
現存蕨類中,有筆筒數三棵、觀音座蓮五棵、山蘇3顆、腎蕨數棵、毛小蕨數棵,還有其他尚待查驗蕨類。

校園綠美化半年成效

經過了半年的努力,對於校園沙漠化的憂慮依然盤據在心頭,雖然盡力的去維護與宣導,但是不可預期的因素過多,不可掌控的變數太多,雖然不能有太過顯著的成效,但還是可以看出來它的變化。
可與之前文張稍作比較。
嚴重的沙漠化凸顯綠美化的重要


2009年布袋戲尪仔暨節能減碳宣導

為加強宣導資源回收及節能減碳,讓愛護地球的觀念深植學生的心中,本校特地結合社區資源,與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南投縣中興生活美學協會合辦布袋戲尪仔暨節能減碳宣導活動,期透過布袋戲尪仔的生動演出,吸引學生的專注的目光,讓傳統布袋戲尪仔的藝術之美和節能減碳的觀念能和學生產生互動的共鳴。




2009年9月18日 星期五

嚴重的沙漠化凸顯綠美化的重要

校園沙漠化一直是炎峰國小師生上下課時間教室外活動的極大困擾因素。
學生數眾多、校園可活動地太少,許多原本應該青翠綠意的草地、植被成為被學生下課踐踏衝撞致死的犧牲品。
為減緩校園沙漠化的速度,訓導處與總務處再次聯手出擊,期望透過校園植樹、植草能提高校園綠地的面積,減緩校園沙漠化的危機。



這是半年前的炎峰一景。

2009年9月17日 星期四

98學年度上學期環境教育宣導活動-回收、節能減碳、綠化、節能商標

開學第二週,學校依行事曆進行本學期的環境教育宣導,由本校李介勛老師主講。
以往針對學生的環境教育宣導都是以加強資源回收為主。今年,我們的環境教育宣導主軸有四:
一、認識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
二、瞭解暖化危機與節能減碳
三、加強校園綠化與苗木植栽
四、認識節能商標




環境教育學藝競賽 哇!~辦很大囉!

往年在學校所辦理的環境教育宣導學藝競賽都是以中高年為主,今年承蒙補助款的協助,我們終於有經費可以擴大辦理全校的環境教育宣導學藝競賽了。
著色比賽-一、二年級
繪畫比賽-三年級
作文比賽-四、五、六年級
書法寫字比賽-四、五、六年級
海報比賽-三、四、五、六年級
各個年級都有相關的宣導比賽項目,希望能夠為地球、為炎峰,留住更美好的一片天地。

蓋善室內通風設備施作工程

隨著酷暑的逼近,校舍愈來愈熱,師生們的上課心情也隨之跟著鼓譟起來。
為了讓大家更坐的住,改善教室內的通風設備,加快熱空氣的排放和熱對流速度是件刻不容緩的事。
在暑假的尾聲,校內進行校舍吊扇增設及加裝排風扇工程,期望能增加熱空氣的排放速度,以達到室內減溫的效果。




2009年8月27日 星期四

認識落葉堆肥

落葉堆肥
不識自然的人,總會將落葉視為垃圾而清除之,殊不知在大自然裡,落葉是滋養大地的最佳養份來源之一;而落葉的芳香與聲色,更使得自然界生命的氣息迭添多采。
落葉是非常值得我們珍惜的自然資源,不該隨便丟棄、燒毀。為後代子孫著想,我們都應該設法讓它回歸泥土,以便永續利用。
環保教育不應只是回收鐵罐、鋁罐…而已。用盆子、瓶子、箱子裝落葉、泥土,種一些容易生長、較不怕病蟲害的花木豆菜,應該是值得大家向學生、家長、親友、鄰居推廣的。

一、為何要做落葉堆肥?
1.將落葉堆肥化,既可減少垃圾量,又可將之資源化,作為校園中各種植栽的最佳土壤改良劑和有機肥料;而且因為無發生臭味之虞,可以大量製作。
2.將落葉製作成堆肥後回歸大地的流程,是鼓勵學生物質循環利用的好教材範例。
3.在垃圾費隨袋徵收的今天,可以節 省大量經費。所以應該努力的開始做。

二、有速效法嗎?
利用落葉、刈草等植物性材料做堆肥,常因組成成分中氮素太低,碳素(纖維)太高,所以堆肥化速度很慢,欲加速時,可混入高氮含量之材料(如豆渣、豬糞、雞糞等)。但高氮材料常易發生臭味,是以可使用尿液,或加入堆肥菌種,可加速腐熟速度。通常便當殘渣常含氮素(魚、肉、豆),可集中埋於落葉較深處(30公分以上),其發生之臭味可被落葉吸收,不會外溢,如此亦可加速腐熟。

三、落葉堆肥之使用
這是很好的植栽土之材料!它一旦「葉不成形、碎碎如土」時,即可大量用於各種栽培上。它和泥土以1:1~1:3之比例混和後,可供種植之用。使用之後,偶爾觀察根部發育情形,根應長得白、壯、多,這是植物很健康、很有活力的表示。

落葉堆肥與落葉歸土
目前開始進行落葉堆肥的學校,主要有二種作法—落葉歸土、落葉集中堆肥。

落葉歸土
第一種「落葉歸土」的方式「落葉歸土」可代表著人對「美綠化標準」的放鬆,對於校園植物部分,不再要求要「整齊、清潔、美觀」,開始能夠「忍受」自然本來的樣子,看到滿地落葉不會有掃起來的反射動作,看到風將落葉吹得滿地開始欣賞這種自然的美感。
雖然,人類活動頻率高及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如我們住家、上班的地方、學校,為了環境的舒適及衛生,不可能完全沒有人為的清理及規劃,但人為的清理程度是否可考慮減低,例如落葉可以不要掃得那麼乾淨、樹木可以不要修得那麼整齊,就讓他們維持自然的面貌,否則充斥在孩子身邊的盡是「違反自然、破壞自然」的行為,我們又如何希望孩子喜愛自然、保護自然呢?

落葉集中堆肥
第二種方式「落葉集中堆肥」,大部分學校都採取此種方式。將校園內產生的枯枝、落葉、甚至菜葉「集中」,製造高溫潮濕的環境,慢慢發酵,分解轉變成可當作肥料的腐植質。但是放置落葉之處的設計有些微差異,常見的是放在水泥槽內,也有直接放在泥土地上,還有一種專門的落葉堆肥桶。

「落葉集中堆肥」不會有到處是落葉的情形,所需空間不大,作法簡單,只要能確實做好分類,不將「非自然產生的物質」丟入堆肥槽中,每天澆水,等槽內裝滿落葉後,再蓋上塑膠布,據瞭解約一學期的時間就可變成黑色的腐植質,到時就可以施用在校園內的植栽,一舉數得,既減少垃圾量,又省去購買肥料的經費,且讓學生自然而然從校園中即可學習到「落葉回歸於塵土,生命所需取於大地」的道理。

2009年8月26日 星期三

資源垃圾分類細項說明

有鑑於許多同仁、學生對於哪些東西可回收、哪些東西不可回收的觀念有模糊不清的類別,因此小弟特別在網路上收集資料、修改增編了「資源垃圾分類細項說明」,歡迎大家踴躍下載參閱。
資源垃圾分類細項說明

2009年8月24日 星期一

2009年3月13日,今年的春天顯得特別溫暖,那天傍晚又吹起溫暖潮溼的風。
當時,我正在辦公室整理公務,突然有上體育課的學生跑進來喊道:「學校有好多蜜蜂喔!」
基於學生的安全,訓導處同仁馬上感到現場勘驗是否會造成學生下課遊憩及放學路隊的安全影響。

這一群野蜂停棲在剛毅樓東側廁所前的印度黃檀樹上,距離地面約2.5公尺,從2樓可以輕易俯視的角度。
野蜂群僅僅包圍著女王蜂,周圍僅有少數數十之的警戒蜂維持警戒,並沒有看到有工蜂在校園覓食的現象。

基於對蜜蜂習性的認知,我們知道遷徙中的蜂群會以保護蜂王為主要任務,並不會主動攻擊,因此我們立刻搬來長梯,小心翼翼的慢慢接近野蜂群,試探是否會對學生有任何危險。

果然蜂群溫馴的有如一團海兔般,除了表面的蠕動並沒有過多的動作。
遷徙的蜜蜂因為沒有蜂巢的保護,所有的工蜂會利用翅膀和自己的身體幫蜂王散熱和保溫。坐在長梯上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整個蜂群或大或小的緩緩改變它的形狀,偶爾還會有一些樹皮掉落下來,因為沒有辦法打開蜂群看個究竟,因此我和同仁們推測,有可能是為了讓蜂王能有更穩固的休息空間,工蜂將印度黃檀的樹皮咬開。

觀察了一陣子,我們在樹的周圍圍上黃色警戒線以防止學生過於靠近樹下打球喧鬧遭來蜂襲,更於放學時間統一廣播讓學生瞭解校內所發生的野蜂遷徙現象。

停在印度黃檀樹枝上的蜂野群


























放學後,總務處連繫消防隊到校勘查蜂群,以便瞭解是否明天蜂群會順利繼續遷徙離開校園。